中医治疗抑郁症一则:升清降浊,调和阴阳

2023-05-11 04:52:32 来源:北京心理天使李世通


(资料图)

医案:患者女,49岁。工人。2018年2月27日就诊。发热3年余,体温波动在37-38度之间,夜半后汗出热退。心电图示,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B型超声示:胆囊炎。形体消瘦,精神抑郁,急躁易怒,心烦失眠,胸闷口苦,食欲不振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细数。辨证为肝胆郁热,灼阴扰神。

方药:柴胡,百合,黄芩,知母,人参,半夏,甘草,生姜,大枣。

用法:日一剂,嘱其头煎上午十时许一次服。二煎加炒枣仁,远志,临睡前服。

连服6剂后发热轻,失眠除,但汗多乏力,又去枣仁,远志,减柴胡,加黄芪,连服十剂。午后发热除,余症消失,复查心电图,B超均无异常。随访四年未复发。

按语:肝主疏泄,与胆相表里。情志所伤,气失疏泄,气机郁遏不得发泄而化热。人与天地相应,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,随昼夜阴阳的消长转化而变化,午时一阴生,阴生气机沉降,肝胆气机郁遏加重而发热。子时一阳生,阳升气机升浮,肝胆气机得以疏泄而热退,小柴胡汤升清降浊,调和阴阳,擅开肝胆郁热。百合知母汤养阴安神,清热除烦。诸药相合,使气机调畅,肝胆郁热自消,阴足火降,心神自安。发热前2小时服药,使之在午时发挥最佳效果,以适应阴阳气机之升降,有利于打破定时发热节律,故获佳效。
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、方剂药方、验方,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!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药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
【声明: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,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】

x 广告
最近更新